消息稱蘋果折疊 iPad Pro 工程機屏幕達 18.8 英寸,支持屏下 3D 人臉識別
432025-07-04 17:10:34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明朝官階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明朝官階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武官有兩種說法:
一、武散階
正一品,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
從一品,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
正二品,初授驃騎將軍,升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
從二品,初授鎮國將軍,升授定國將軍,加授奉國將軍;
正三品,初授昭勇將軍,升授昭毅將軍,加授昭武將軍;
從三品,初授懷遠將軍,升授定遠將軍,加授安遠將軍;
正四品,初授明威將軍,升授宣威將軍,加授廣威將軍;
從四品,初授宣武將軍,升授顯武將軍,加授信武將軍;
正五品,初授武德將軍,升授武節將軍;
從五品,初授武略將軍,升授武毅將軍;
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從六品,初授忠顯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二、武勳十二階
正一品左、右柱國,從一品柱國;
正二品上護軍,從二品,護軍;
正三品上輕車都尉,從三品輕車都尉;
正四品上騎都尉,從四品騎都尉;
正五品驍騎尉,從五品飛騎尉;
正六品雲騎尉,從六品武騎尉。
擴展資料: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曆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複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占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襲自韓山童、韓林兒父子的“大小明王”之號,又稱皇明,史稱明朝、明代,清朝時稱之為前明。
大明國號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與宗教有關,吳晗等人認為,大明國號的源頭是明教,此說後來被金庸等作家采用,而胡阿祥等認為此國號出自白蓮教,而源頭則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國號以示正統地位,也同時應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預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據五德終始說,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又因皇室姓朱,稱朱明。1644年北京陷落後,南方各地先後擁立明朝宗室建立朝廷,沿用大明國號,別稱南明或後明,清人稱之為偽明,奉大明正朔的鄭芝龍在東南沿海建立了明鄭勢力,後其子鄭成功及其孫鄭經在台灣建立的政權又稱為明鄭時期。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明朝
明代官職表明朝(中央).1、三公、三孤:.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令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這些均為加官,用來表明受官者的功績與崇高身份,沒有實際管轄範圍。.2、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順序).六部各設尚書一人,直接對皇帝負責,尚書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長)、郎中(司長)、主事.等。.吏部:負責官吏的管理,考核,升遷等.戶部:有十三個司,分別管理各地的收支與報銷.禮部:主管國家凶吉大典,教育與考試,招待外賓,宴勞功臣等.兵部:管理天下軍政(軍令由五軍都督府管理).刑部:管理天下刑名。.工部:管理建築、後勤、水利、製造等.3、督察院:.直屬於皇帝的監察部門.下設左右督禦史(正二品)、左右副督禦史(正三品)、左右僉督禦史(正四品).再往下設十三道監察禦史,分管每個省的檢查工作(當時中國分十三個省)十三道監察禦史與直.屬於皇帝的六科給事中統稱"科道"屬於言官範疇。.4、六科:.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督給事中(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從七品)。.給事中品級雖低,權利很大,皇帝交給各個衙門辦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銷一次,如果有脫拉.或者辦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報告。六科還可以參與官員的選拔,皇帝禦前會議,審理有罪.的官員。最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還皇帝敕書的權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認為不妥可以封還,不.予執行。.5、五寺:.五寺是五衙門的簡稱,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大理寺:相當於今天的法院,是全國最高上訴機關。與督察院、刑部構成了三法司。.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祿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馬.鴻臚寺:管招待外賓.6、詹士府:.詹士府是負責輔助太子的機構設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詹士府設左右春坊,司經局,主簿廳.7、太醫院:.太醫院是管理宮廷及貴族診斷,製藥的,設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禦醫四.人,從九品吏目若幹人。.8、翰林院:.相當於現在國立大學,幹部學院等的綜合,翰林院的首長稱為翰林學士(正五品),侍讀學士兩.人,侍講學士兩人(從五品),侍讀、侍講各兩人(正六品),修撰(從六品)考中狀元後就會.被授予此職位。編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後就會被授予此職位。.(地方).縣:助手有縣丞、主簿。縣丞協助知縣管理縣政,主簿管全縣糧稅、戶籍。水滸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縣丞一職。.州,最早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把全國劃分成了13個監察區,稱為州,州的長官叫刺史,負責監察郡,縣的官吏。東漢後,刺史又稱州牧。隋取消郡的建製,隻存州、縣。.宋朝州的行政長官才稱知州。明清兩代的州有兩級別: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屬省,級別與府相同;散州隸屬府,同縣級。.知州屬官有同知(智能ABC中叫同誌)、通判,分別掌財政、刑法、治安等。清朝時,直隸州(76個)散州(48個).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長官稱府尹,宋朝的府屬"路"(介於中央和州之間).明清兩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長官仍稱尹外,一般都稱知府。沒辦法誰叫人家是京官呢。.明代府按納稅糧分三等:納糧20萬以上為上府,20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無糧的叫地府,全國150多個府。.宋朝收回節度使兵權,節度使後來隻是榮譽稱號,隻發獎狀不給實權。元代廢除。.清代官銜.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種,武官分將軍、都尉、騎尉、校尉四種。.希望你滿意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