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國經濟以實幹之態迎向好之勢

发帖时间:2025-07-05 08:03:12

全國兩會時間開啟。

今年是 “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重要時點,承前啟後,如何錨定目標任務備受各方關注。

3月5日擬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細致勾畫今年中國經濟的“施工圖”。目標既定,使命催征,中國經濟正以實幹之態奮進之姿,奔赴向好向上的未來。

把穩高質量發展之舵

首個“非遺版”春節長假,超23億人次出行、快遞包裹攬投超19億件、電影票房突破95億元、入境遊客同比增長150%……一個個創出新高的數字刻錄著蛇年經濟開局的暖意。

“中國經濟正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航道穩健前行。”在3月3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劉結一說。

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到“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高質量發展成為貫穿“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

展開中國經濟的“答卷”,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愈加鮮明——

看基本麵,我國經濟增速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2021年、2022年連續突破110萬億元、120萬億元,到2024年又超過130萬億元,接連邁上新台階。

看動能麵,202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七成,內需主動力強勁;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升至34.6%、16.3%,新興產業發展態勢向好。

看創新麵,2024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68%,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到第11位,是十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2025年,中國經濟將繼續把穩高質量發展之舵。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經濟工作重點作出係列部署,旨在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中國經濟的巨輪,從來都是在劈波斬浪中揚帆遠航的。隻要我們正視困難、堅定信心,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能不斷邁上新台階。”劉結一表示。

幹字當頭開新局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聚精會神抓好高質量發展,央地擊鼓催征、搶前抓早。

2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圍繞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等多方麵作出具體部署;20日,國務院進行第十二次專題學習,主題聚焦提振消費;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把擴大內需擺在首位,兩周內高層密集部署惠民生、促消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張軍擴建議:“擴大投資、提振消費,各項政策要進一步做好長短結合,既有利於短期擴大需求,也有利於為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國辦發文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五部門聯合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下大氣力解決民企融資難題……提振民營經濟信心,更多實招硬招加速落地。

“民營企業的信心來源於政策、科技、拚搏和轉型。隨著科技進步,政策到位,市場逐步規範,民企的信心一定會提升。”全國政協委員、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說。

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出台《鄉村全麵振興規劃(2024—2027年)》,發布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一係列標誌性改革舉措相繼推出。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看來,要發揮經濟體製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特別是那些起到“穩定預期、提振信心、激發活力”作用的改革。

蛇年開工第一天,多地“新春第一會”密集召開。廣東聚焦人工智能和兩大領域,構築高技術、高成長、大體量的產業新支柱;上海聚焦提升企業感受,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山東強調加快構建支持全麵創新的體製機製……主題各有側重,但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一致,“看準了就抓緊幹”的勁頭一致。

“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是幹出來的。”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馬建堂說,要堅持改革、努力開放、銳意創新、埋頭苦幹,奮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確定性。

向好前行有信心有底氣

夯實“穩”的基礎,激發“進”的動能,一係列舉措固本培元、一係列改革正在鋪開,堅定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也增添了前行的底氣。

“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也沒有變。”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對今年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信心來自向好因素累積增多——

中國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新型消費潛力加快釋放;有產業體係配套完整的優勢,製造業規模連續15年居世界首位;有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科技人力資源、研發人員總量均居全球首位。

信心來自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壯大——

房地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連年下降,數字經濟增加值占比持續上升,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破局成勢;低空經濟、AI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引爆市場,各領域加快搶灘經濟發展新賽道。

信心來自一攬子政策效果不斷顯現——

從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到開展“人工智能+”行動、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再到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一項項增量政策將加快部署落實,助力穩增長促發展。

中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強調,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攻堅克難中發展壯大的,要通過改革發力,政策給力,把發展潛力充分釋放出來,努力把各方麵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

“十四五”走過關鍵一年,依靠沉著應變、綜合施策,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步入收官之年,堅持幹字當頭、奮發有為,中國式現代化必將開辟更加廣闊的前景。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