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7日,誌願軍在長津湖地區和美軍展開了一場激戰。參戰的美軍包括陸戰一師、第三和第七步兵師等,都是美軍的王牌部隊,而誌願軍方麵也不遑多讓,參與此次戰役的誌願軍第九兵團的20軍、26軍和27軍也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部隊。此戰以誌願軍取得最終勝利告終,不但東西兩線同時取得大捷,更是創造了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輝煌戰績。
雖然長津湖戰役的戰果十分輝煌,可是卻有一個缺憾之處,那就是讓陸戰一師給跑掉了。當時美軍動用了7艘航空母艦,在優勢火力和空中支援的雙重掩護下,陸戰一師才借著水路逃過一劫。那麽,這個從長津湖跑掉的陸戰一師,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1953年3月26日,曾經從誌願軍手中逃過一劫的陸戰一師,最終在馬踏裏西山被誌願軍一舉擊潰。
陸戰一師是美軍戰鬥力最強悍的部隊之一,而且曾經多次被派駐中國,庚子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參與燒殺搶掠的就有陸戰一師的身影。二戰結束後,陸戰一師又被派駐華北地區,1946年還曾爆發過該部隊士兵侮辱北大女生的惡劣行為。在長津湖戰役中,誌願軍原本打算將陸戰一師連根拔起,可最後這個陸戰一師卻借著航母的掩護逃跑了。
中國民間有句話說得好,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雖然陸戰一師在長津湖戰役中僥幸逃脫,可最後還是敗在了誌願軍手裏。而且此戰誌願軍僅僅動用了兩個營的兵力,在正麵硬剛的情況下,以絕對優勢擊潰了陸戰一師一個團加一個營的進攻,這就是著名的馬踏裏西山之戰。
陸戰一師在長津湖逃走之後,因戰鬥力損失較大,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隻能擔任清剿遊擊隊這樣的簡單任務。直到時間進入1953年之後,隨著誌願軍的節節逼近,在戰場上麵臨越來越大壓力的美軍不得不把陸戰一師重新調往前線,部署在馬踏裏地區。這個地方很關鍵,是距離開城談判地點最近的戰場,談判中雙方爭執不下的問題,都會在這個戰場中得到解決,誰的力量更強大,誰就會在談判中占據先機爭取主動。
美軍把陸戰一師放在馬塔裏西山,也是對陸戰一師寄予厚望,期望憑借陸戰一師的強悍戰鬥力,能夠讓美軍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占據主動。然而美軍不知道的是,此時的誌願軍相較於長津湖戰役時期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在誌願軍換裝蘇械之後,戰鬥力更是呈現出大幅度的攀升。
美軍部署在馬踏裏西山的是陸戰一師的5團,這是陸戰一師的王牌部隊,戰鬥力十分的強悍。而誌願軍方麵則是120師358團,這是一支老牌部隊,以戰鬥力頑強而著稱,在多次重大戰役中都能看到358團的身影。此時的358團剛剛結束休整,全體換裝了先進的蘇式裝備,尤其在重火力方麵更是得到了極大補充,配備了大量大口徑火炮。
誌願軍358團從陸戰一師手中奪取馬踏裏西山的過程十分順利,僅僅動用了兩個連的兵力就奪取了這個戰略要地。然而,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陸戰一師絕不可能善罷甘休,很快陸戰一師5團就集結了4個營的兵力,還臨時從7團調來了一個營的增援,而誌願軍方麵負責駐守馬踏裏西山的隻有2個營的兵力。
從兵力上來說,誌願軍方麵處於劣勢,可是誌願軍戰士的戰鬥欲望十分強烈,都暗自下定決心要一舉擊潰陸戰一師,好為犧牲在長津湖的戰友們報仇。而且抗美援朝後期,誌願軍戰士都換裝了蘇式武器,雖然麵臨著幾倍於己的敵人,可誌願軍戰士們卻並不害怕,反而個個摩拳擦掌,想要給陸戰一師一個深刻地教訓。
戰鬥從早上5點開始打響,美軍先後對誌願軍陣地發動了8次空襲,之後又利用火炮將陣地反複轟炸了一遍。在做完這些準備工作之後,陸戰一師的5個營才開始向馬踏裏西山發動攻擊。此時已經是上午的10點40分,誌願軍戰士在經過長達十餘個小時的戰鬥後,又先後經曆了炮火的輪番洗禮,可他們卻仍然士氣高昂,用無畏的勇氣和毅力將陸戰一師狠狠踩在了腳下。
在這場持續5天5夜的戰鬥中,雖然誌願軍最後退出了馬踏裏西山陣地,可是卻以傷亡200餘人的代價,擊斃擊傷了1700餘名美軍,為接下來的談判贏得了重要先機。以至於在後來的談判中,美韓方麵的代表頓感壓力,多次表示說,你們談判沒誠意,居然在前線部署戰鬥力如此驚人的部隊。
此戰過後,陸戰一師還沾沾自喜,認為自己並沒有一敗塗地,最多隻能算是兩敗俱傷,雖然陸戰一師5團徹底失去戰鬥力,可誌願軍358團應該也好不到哪裏去。陸戰一師認為,己方雖然損失了1700餘人,但是至少使誌願軍的一個主力團喪失了戰鬥力。實際上,358團的戰鬥力仍然保持得相當完好,在打完馬踏裏西山之戰後,又連續參加了多次作戰任務。反而陸戰一師5團在此戰過後徹底撲街,灰溜溜地把陣地交給了7團駐守,自己隻能撤退到大後方休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