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蛋(雞蛋2020年報:市場博弈情緒加劇 豬蛋行情引關注)
2019年行情回顧
1. 現貨年度走勢回顧
2019年現貨整體走勢呈現大漲大跌態勢,最高價超過2014年雞蛋現貨價格,2019年雞蛋現貨走勢主要分四部分。
(1)2019年春節行情過後,現貨價格持續下跌至3月的2.6元/斤,後開啟上漲至5月中旬的4.25元/斤,漲幅達57%,本階段價格的上漲主要原因為18年秋季的補欄不足和19年春季的低價超淘使得3-5月供應大幅減少,而需求端在生豬的影響下有一定的增加,供應的減少與需求的增加使得此階段蛋價強勢,同時疊加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的高價均支撐蛋價上漲趨勢。
(2)經過了5月下旬後,供應逐步增加,相關食品價格回歸正常區間,生豬存欄雖下降,但受拋售影響,整體價格並未有大幅上漲,肉禽價格的崩盤使得大量817種轉商,一定程度上增加雞蛋供應,同時高溫停工、高校放假等因素導致5-7月現貨價格出現回落,由原來的4.25元/斤跌至3.3元/斤,跌幅達22%。
(3)7月後受中秋節備貨等因素的影響,現貨再次進入上漲通道,且表現出大幅的上漲及下跌,農曆中元節前後大量淘汰老雞,前期補欄的蛋雞逐步開產,但數量相對較少,使得當期供應增量不大,同時生豬價格相對前期有大幅提升,利好雞蛋需求,供應的小幅增加及需求的強勢導致2019年的中秋行情尤其強勢,最高價甚至超過2014年同期。
(4)中秋備貨結束後現貨價格開始下跌,由5.5元/斤跌至4.25元/斤,跌幅達23%,本次價格雖有所下跌,但相比往年同期仍在高位,“雙節”過後雞蛋價格更大程度上表現出與生豬價格的同漲同跌,主要為10.8-10.31隨著豬價的大幅上漲,雞蛋價格也發生了反季節性的上漲,豬肉價格的高位導致各養殖品類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進入11月後,受各方麵原因影響,生豬價格下跌,雞蛋在自身供應增多的基礎上跟隨豬價有較大幅度下跌,今年春節相對往年有所提前,進入12月後有春節備貨需求,且豬肉的高價使得其他肉禽蛋價格均受提振,現貨進入春節上漲趨勢。
我們對2013-2019年的雞蛋與豬肉批發價格進行對比發現,2019年以前雞蛋與豬肉價格相關性並不高,進入2019年後相關性大大提升,可達到88%,十一之後相關性更是大幅提高,相關係數在90%以上。
2. 期貨年度走勢回顧
2019年盤麵表現出產業與資金間強烈的激鬥,一方麵是蛋雞連續高盈利高補欄下的存欄的增長,另一方麵是生豬存欄下降導致的豬肉缺口使得肉禽蛋價格的飛漲,多空的博弈推動今年雞蛋期貨的大行情,2019年盤麵主要分三個階段來看。
(1)春節後—7月中旬,在現貨的配合及資金的推動下,雞蛋各合約均有不同程度上漲,期間多空雙方多次激鬥,事實證明,豬肉的缺口導致的替代效應的產生及蛋雞高補高淘的現實導致雞蛋價格一路上漲超過往年同期。
(2)7月下旬隨著現貨價格的大幅下跌,蛋雞存欄增加、高溫停工、高校放假等利空因素的疊加使得盤麵出現大幅下跌,到8月中旬後現貨漲至前期高位且有突破前高的趨勢,盤麵跟漲,但未突破前期高位,中秋節備貨行情結束後盤麵進入短暫的真空期。
(3)十一之後生豬與雞蛋現貨價格關聯度大大提升,出現了高度一致的同漲同跌,盤麵更多的受到生豬及雞蛋的雙重影響,進入10月後,豬價開啟上漲趨勢,蛋價大幅上漲至前期高位,盤麵在現貨的強勢及對豬的預期下上漲且突破前高,形成1910淡季不淡的行情。進入11-12月,隨著豬價的變化蛋價同漲同跌,盤麵也是如此。截止目前,市場認為蛋雞的供應已經大幅增加,雞蛋與生豬價格的聯動性將會呈現邊際遞減效應。
雞蛋供應情況分析
1. 超長盈利周期下的存欄增長
卓創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1月,全國在產蛋雞存欄12.612億隻,環比上漲0.17%,同比上漲2.2%,蛋雞存欄量漲至曆史較高水平。淘汰雞出欄量245.7萬隻,環比上漲12.19%,同比上漲6.97%。全國代表企業雞苗銷量為4712萬羽,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8.87%。120日齡以下的後備雞平均占比18.76%,環比減少2.14%,依然處於往年較高水平。
2019年初現貨價格的下跌使得淘汰量增多,疊加18年秋季補欄不足造成2019年初蛋雞存欄量跌至低位,後期隨著雞蛋價格的回升及蛋白替代逐步產生效應,市場補欄量同比大幅增長,蛋雞存欄逐步回升,9月後存欄有明顯增加,雞蛋供應量呈現震蕩上行趨勢。
2. 持續盈利及豬肉影響下的蛋雞補欄積極性
卓創數據顯示,11月代表企業雞苗銷量為4712萬羽,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8.87%。根據季節性,每年上半年為補欄旺季,2019年全年雞苗銷量相對2018年同比增長,其中6-7月雞苗銷量同比有較大增幅,對應2019年10-11月蛋雞存欄增長,截止2019年11月,蛋雞存欄已漲至曆史同期較高水平,在當前市場補欄下,未來存欄仍以增長為主。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蛋雞養殖持續盈利,養殖戶補欄情緒高漲,從各方麵我們了解到當前蛋雞存欄增加主要以粉雞擴張為主,由於過去一兩年紅雞受滑液囊支原體病(MS)影響較大,使得粉雞養殖經濟性凸顯,粉雞擴張速度明顯快於紅雞,且有紅轉粉的現象。2019年後半年紅雞也有明顯的擴張,這部分擴張更多的是作為817種雞為市場提供活禽供應,且部分原來供應紅蛋的養殖戶也轉去做817。紅粉雞均有不同程度擴張,但蛋雞存欄並沒有同比例的增長,主要原因有:一是蛋種雞群更新率下降,生產後代抵抗力低下,容易造成疾病,產蛋率有所下降。二是大量商品代蛋雞轉817種雞,導致市場紅蛋供應下降。三是淘汰雞前期價格的高位造成蛋價下跌或產蛋率不高的老雞均被淘汰,抑製存欄大幅增長。隨著後期新開產的逐步增加,蛋雞存欄增長趨勢不變。高盈利對應高補欄理所應當,但是蛋雞淘汰情況和過去卻有巨大差別。
3. 豬肉價格上漲帶動淘汰雞價格超預期
卓創數據顯示,2019年11月淘汰雞出欄量245.70萬羽,環比上漲12.19%,同比上漲6.97%。
淘雞價格自7月起大幅走高,10月底達到頂峰接近12元/斤,隨著淘雞價格的大幅走高,淘雞雞蛋價差也開始偏離往年均值,10月價差達6元/斤,7-10月由於淘汰雞收入占蛋雞收入比例增加,使得養殖戶更多的關注淘雞價格的變化來判斷淘雞時機,造成了前期的超淘現象的發生,一定程度上抑製蛋雞存欄的增長。
進入11月後生豬價格弱勢,禽類表現疲軟,淘雞價格大幅下降,市場對禽預期悲觀,淘雞價格回落幅度超出大部分人預期,屠宰企業趁勢壓價,造成部分養殖戶恐慌出欄,淘雞低價及雞蛋高價同時也使得部分養殖戶產生延淘心理,因而整體來看,市場淘汰老雞數量處於正常水平。因而我們判斷,淘雞價格大幅下跌空間減少,因為在當前雞蛋價格下,淘雞價格越低養殖戶延淘心理越多,並且豬雞間聯動性並未證偽,豬肉缺口並未彌補,對淘雞價格有支撐。
雞蛋需求情況分析
正常情況下季節性供需變動引起雞蛋價格波動,而今年生豬對雞蛋的供需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一方麵是雞蛋與豬肉之間的直接替代,生豬疫情的頻發及價格的快速上漲使得學校、機關食堂等集中性采購量下降,轉而采購雞肉雞蛋等替代品,同時豬肉價格的上漲使得居民更多的去消費雞肉、牛羊肉、雞蛋等蛋白。
另一方麵是間接替代。2018年我國豬牛羊禽肉產量8517萬噸,其中,豬肉產量5404萬噸,占比63.45%,禽肉產量1994萬噸,占比23.41%,牛肉羊肉產量分別為644、475萬噸,分別占比7.56%、5.58%。禽肉作為我國消費量第二的肉類蛋白是豬肉的主要替代品,而肉禽中又以雞肉為主,人們不吃豬肉吃雞肉導致雞肉消費量增加,從而導致817肉雜及淘汰雞價格均上漲,前期淘雞價格的上漲導致蛋雞淘汰量增加,且商品代蛋雞轉817種雞導致紅蛋供應減少,一定程度上抑製蛋雞存欄增長,但隨著淘汰雞價格的回落,市場淘汰量逐步回歸正常水平,且未來若肉禽與豬肉脫鉤,817種蛋不再有利可圖,會有大量817種轉商現象出現,導致市場雞蛋供應增多。
蛋雞養殖成本利潤分析
雞蛋生產成本主要由雞苗、產蛋前的育成期及產蛋期的飼料費用構成,其中飼料成本占比較大,2019年由於補欄情緒的持續高漲,蛋雞苗價格上漲,占總成本比重上升,原來養殖戶計算利潤時多按照每天成本和產出去比較,接近淘汰時若一段時間每日不盈利就開始進行淘汰,但2019年由於淘汰雞價格的上漲,在收入占比中大幅提升,因而養殖戶會綜合考慮淘汰雞價格的波動和蛋雞每日的成本和產出情況。
每日養殖利潤:2019年雞蛋價格相對較高,飼料成本變化較小,每日成本和產出差的變化量相對淘汰雞價格的大幅波動可以忽略不計,主要考慮淘汰雞價格變化。
淘汰雞:120天蛋雞開產成本25元左右,淘汰雞4斤/隻,當淘汰雞價格超過6元/斤時,基本上可以重新養一批雞到開產,然後又能產生現金流,這意味著養殖戶不用重新投資就可以更新產蛋雞群,因而市場出現了淘汰然後直接上大日齡青年雞的現象,甚至105-110天日齡,淘汰老雞後進購青年雞的方式成為了趨勢,但近期隨著淘雞價格的大幅下滑,淘雞價格跌破5元/斤,市場情緒開始發生分化,一種是價格下跌下的恐慌拋售心理,一種是對未來價格樂觀下的觀望心理,兩種預期下導致淘汰雞量恢複到正常水平,市場逐步回歸到原來的按每日利潤計算淘汰時機方法進行淘汰。
2019年817價格的崛起使得大量紅雞轉去做817種雞,且有逐步擴大規模趨勢,下麵我們從817種蛋端計算其成本及利潤來判斷哪種情況下會出現817種轉商或商品代蛋雞轉817種雞。
817肉雜:817種蛋是商品代褐殼蛋雞和817種公雞受精後下的蛋,種蛋成本為商品雞蛋 受精費用,817肉雞苗成本為種蛋成本 孵化費用,817肉雜雞成本為雞苗費用 飼料費用等,前期肉雜價格的大幅上漲導致817肉雞養殖利潤漲至高位,雞苗種蛋環節利潤高企,但隨著前期補欄增加,導致當前817肉雜出欄增多,且生豬價格回落、養殖戶避開春節出欄期等利空因素疊加,導致當前817肉雞、雞苗、種蛋價格大幅回落,養殖利潤跌至低位,若817種蛋價格跌破成本線(商品雞蛋 受精費用),就會有轉商現象出現,增加市場雞蛋供應,而若817種蛋利潤豐厚,又會出現商品代蛋雞轉817種雞現象。
2020年市場行情推演
1. 豬蛋共振效應邊際遞減,後期如何演繹
豬肉作為我國最大的肉類消費品種,占全部肉類消費的60%以上,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0月,生豬存欄下降41.4%,隨著生豬價格的上漲,下遊對豬肉的消費量也隨之減少,逐步被其他類蛋白(禽肉、牛羊肉、雞蛋等)替代,從而導致了全養殖行業的高價,雖然前期價格走出了類似的走勢,但肉雞、蛋雞不等於豬,行情走勢還是有所不同。
2019年5月底肉雞價格崩盤,肉雞苗價格跌至1元以下,當時的豬價對應在15元/kg左右,豬肉缺口較少,存欄仍在下降過程中,7月後補欄量逐步恢複,肉雞及雞苗價格重拾上漲並突破前高,10月底豬價也一路狂飆至40元/kg,隨後由於各種原因豬價開始回落,肉雞價格隨之回落,生豬存欄見底,豬肉缺口敞開,因而本次肉雞養殖的虧損並未導致肉雞苗價格的崩盤,說明市場需求韌性較好,養殖戶對於未來行情仍看好。整體來看,在豬肉缺口敞口最大時,肉禽的需求韌性最強,後期隨著缺口的回填,豬禽間共振效應會逐步遞減,達到臨界點後肉禽將會再次經曆2019年5月的崩盤。
蛋雞與肉雞的區別在於蛋雞的養殖周期要長於肉雞,蛋雞的養殖周期長達500天,而肉雞40天即可出欄,更新速度是蛋雞的12倍,同時817肉雞、淘汰雞和肉雞價格都是有關聯的,並且雞蛋也同樣麵臨著存欄持續增加,供應越來越多的壓力。
2. 市場展望及風險提醒
綜上所述,當前市場麵臨整體存欄高位,補欄情緒積極,現貨價格強勢,未來存欄將持續增長的局麵,但蛋雞養殖行業同時也迎來一些新局麵,首先是蛋雞淘汰方麵的變化,淘汰雞價格在2019年大幅上漲,造成2019年高補高淘的現象,但近期淘雞價格的大幅回落使得市場情緒出現分化,淘汰量恢複正常水平。淘汰雞價格的大幅波動影響養殖戶的淘汰心理,導致市場出現階段性的超淘(延淘),從而影響蛋雞存欄。其次,紅粉比例發生變化,817價格的高位導致紅雞大量轉種做817父母代,市場雞蛋供應增加以粉雞擴張為主。再者,蛋種雞群更新率下降,生產後代抵抗力低下,容易造成疾病,產蛋率有所下降。最後,豬肉供應缺口問題仍然存在,2020年上半年替代效應仍會較為明顯,蛋白間的替代效應預計呈現邊際遞減效應。
整體來看,2020年上半年多空因素交織,2019年的大量補欄對應2020年的新開產增加,蛋雞存欄持續增長,817、淘汰雞低價等因素利空雞蛋,春節前的高淘汰,高豬價利多雞蛋。2020年後半年豬價利多效應逐步減弱,蛋雞存欄持續增長使得2020年下半年蛋價承壓。因而我們對2020年雞蛋行情分上下半年考慮,上半年仍以震蕩偏強思路去考慮,下半年以震蕩偏弱思路去考慮。
本文源自一德菁英匯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