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豫津蘇瓊陝藏寧等省級監委產生 全國已產生過半|紀委書記|人大常委會|黨委常委_新浪新聞
原標題:重慶、河南、天津、江蘇、海南、陝西、西藏、寧夏等省級監委產生 全國已產生過半
日前,重慶、河南、天津、江蘇、海南、陝西、西藏、寧夏等省級監察委員會完成組建工作。重慶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陳雍,河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任正曉,天津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鄧修明,江蘇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蔣卓慶,海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藍佛安,陝西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賀榮,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王擁軍,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許傳智分別當選所在省(市)監察委員會主任。至此,全國省級監委已產生過半。
重慶市監察委員會產生⠀
2月1日,重慶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陳雍和市紀委監委班子成員一起,為市監察委員會掛牌,“重慶市監察委員會”正式亮相。此前一周,重慶市38個區縣監察委員會已悉數掛牌。
深化國家監察體製改革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製改革。按照中央確定的“時間表”“路線圖”,重慶市提早謀劃,嚴格精準“按圖施工”。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帶頭當好“施工隊長”,始終站在改革第一線靠前指揮、解決難題;市紀委擔當專責,不折不扣抓好改革試點工作的組織實施和具體落實;各工作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攥指成拳,依法構建起了黨統一領導、權威高效、全麵覆蓋的監督體係,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重慶落地生根。
改革試點過程中,撤銷了市監察局、市預防腐敗局,及市檢察院5個分院、鐵路運輸檢察院偵防部門共34個機構。市紀委監委合署辦公,設立29個內設機構,信訪、案件監督管理、案件審理、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等監督執紀業務部門占總數的75.9%,比改革前提高了10.9%;分配到監督執紀業務相關室人員占編製總數的72.6%,實現了執紀監督力量向一線傾斜。監察對象由原來的185.36萬人,增加為207.36萬人。
在對標對表中央要求的基礎上,借鑒試點省市經驗,結合重慶實際,按照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部門分設的原則,設立15個紀檢監察室。第一至第七紀檢監察室為執紀監督部門,負責所聯係地區和部門的日常監督,為提高線索辦理效率和日常監督的權威性,同時被賦予了對輕微違紀問題線索的初步核實和輕微違紀案件的立案審查權限,並提出組織處理和黨紀政務輕處分的建議;第九至第十五紀檢監察室為審查調查部門,負責對重要違紀違法行為進行初步核實和立案審查,實行“一案一指定”“一事一授權”,不固定聯係某一地區或部門。優化調整相關部門的職能職責,建立完善執紀監督、審查調查、案件監督管理、案件審理互相協調、互相製約的工作機製。
同時,審慎穩妥探索創新,增設案件指導室、信息技術保障室。考慮到重慶扶貧攻堅任務繁重,民生領域腐敗問題、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易發多發,專門將第八紀檢監察室確定為民生監督室,綜合協調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工作。將建章立製貫穿改革全過程,出台規範性文件16個,建立與政法係統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協同配合、無縫對接的機製,理順內部工作運行機製,為改革目標任務完成提供製度支撐。出台采取留置措施、留置場所管理等規定,明確審批程序、工作流程等,為下一步工作提供遵循。
河南省監察委員會成立⠀
2月1日上午,河南省監察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和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察委主任任正曉共同為河南省監察委員會掛牌。8點30分,河南省紀委監察委綜合辦公樓門前,河南省監察委員會掛牌儀式簡潔而莊重,白底黑字的“河南省監察委員會”牌匾在冬日陽光下熠熠生輝。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穆為民出席。
1月30日下午,河南省第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四次大會,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任正曉當選河南省監察委員會主任。31日下午,河南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表決任命了4名省監察委員會副主任、5名省監察委員會委員,會上頒發任命書並舉行憲法宣誓儀式。
監察體製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河南省將這項任務列為改革“一號工程”,按照中央確定的“施工圖”和“時間表”,提早謀劃,精細“施工”,蹄疾步穩推進改革試點工作。自2017年11月14日河南省推開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動員部署會議以來,各級黨委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省委書記謝伏瞻帶頭當好“施工隊長”,各級紀委堅決落實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認真履行專責,各有關部門做好協調配合,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力推進全省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確保改革試點工作順利推進、圓滿完成。
目前河南省18個省轄市監察委員會已掛牌成立,157個縣(市、區)監察委員會將於2月6日前全部完成組建掛牌。
天津市監察委員會產生
1月31日上午,天津市監察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天津市落實黨中央深化國家監察體製改革重大戰略部署的重要成果,至此天津市和區兩級監察委員會已全部如期組建掛牌。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天津市深化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小組組長李鴻忠看望市紀委、市監察委員會機關幹部並作動員。天津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察委員會主任鄧修明參加。
李鴻忠指出,深化國家監察體製改革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於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製改革。站在新起點,承擔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全體紀檢監察幹部的任務很重、擔子很重。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合署辦公的優勢,推動全麵融合、深度融合。要聚焦主責主業,圍繞全麵從嚴治黨、從嚴治吏、正風反腐肅紀,一手抓反腐敗、一手抓改革,探索積累更多改革經驗,為“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提供堅強保證。
天津市監察委員會成立後將按照管理權限,對全市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依法實行監察,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市監察委員會與市紀委合署辦公,機關內設機構26個,其中8個執紀監督室、6個審查調查室,實現人員力量向一線傾斜。日前,天津市已製定出台《天津市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監察工作辦法(試行)》等工作製度,全線打通“紀法”“法法”銜接各環節,市監察委員會轉隸人員已全部到崗履新,完成係列專題培訓,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江蘇省監察委員會產生
1月31日上午,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選舉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蔣卓慶為江蘇省監察委員會主任。31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表決任命4名省監察委員會副主任、6名省監察委員會委員。至此,江蘇省三級監察委員會組建工作全部完成。31日傍晚,江蘇省紀委常委會省監委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省紀委常委會省監委議事規則、省監委“1+N”製度、省監委文書模版等事項,確保實現好開局。
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全麵推開後,江蘇省委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多次聽取匯報,周密研究部署。省紀委先後召開20餘次專題會、常委會,研究討論工作遇到的問題,對關鍵節點、重要步驟和相關任務嚴格把關,推動改革試點工作有效開展。此次監察體製改革試點中,江蘇共轉隸幹部2273名,其中省、市、縣分別轉隸58名、612名、1603名。堅持內涵式發展、聚焦中心任務,科學設置機構,推動機構資源、工作力量向監督執紀一線傾斜,省紀委監委設立22個內設機構,13個為紀檢監察室,其中5個執紀監督室、7個審查調查室(1個承擔追逃追贓職能)、1個技術保障室。改革後,省紀委監委機關直接從事監督執紀一線工作的機構、編製占比分別達到81.8%、76.7%。
2月上旬,按照統分結合、各有側重的原則,開展全員培訓,共同提高業務能力。
海南省監察委員會產生
1月31日上午,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藍佛安為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主任。當天下午,海南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表決任命了3名省監察委員會副主任、5名省監察委員會委員,會上頒發任命書並舉行憲法宣誓儀式。海南省監察委員會組建全麵完成。
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海南省委切實扛起改革試點工作主體責任,省委書記擔任“施工隊長”,積極協調各相關部門,組織推動試點工作,確保黨委對改革工作的全麵領導;各級紀委強化責任擔當,擔負起改革專責,以蹄疾步穩的節奏全力推進深化監察體製改革各項工作。
改革後,海南省紀委省監委機關增設7個紀檢監察室,監督執紀部門占內設機構總數的81.8%,監督執紀人員占機關編製數的77.14%,執紀監督審查調查力量更加聚焦。
下一步,海南省監察委員會將把推動人員融合、機構整合和工作磨合作為重點,使“物理融合”發生“化學反應”,形成1+1>2的合力。當前,監察機關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相互銜接製度正陸續製定出台,其中已出台5項,還有4項正在研究起草。同時,省紀委省監委正研究起草相關內部規範和具體辦法,細化12種調查措施的操作步驟、審批程序和使用要求,健全內控機製,解決紀委監委內部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協調銜接問題。目前海南19個市縣和洋浦經濟開發區已全部完成人員轉隸,2月中旬前,均可完成監察委員會組建掛牌工作。
陝西省監察委員會產生
1月30日下午,陝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賀榮為陝西省監察委員會主任。31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任命王舸、劉曙陽、高山為陝西省監察委員會副主任;楊政國、陳俊哲、李獻峰、何備戰、張小明、蘇斌為陝西省監察委員會委員,標誌著陝西省監察委員會正式組建成立。隨後,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新任命的省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進行了憲法宣誓。
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全麵開展以來,陝西省委高度重視、人大以及各方麵堅定支持,各級黨委、紀委和有關部門牢牢把握改革目標、改革任務,強化分工協作、嚴明紀律要求,及時做好內設機構、編製職數核定以及人員轉隸合署辦公等各項工作,紮實高質量把改革藍圖付諸具體實踐。
目前陝西省10個市已全部組建成立監察委員會,38個縣(市、區)完成了組建工作,其餘縣(市、區)將在2月中旬前全部組建成立。
西藏自治區監察委員會成立⠀
1月30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區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王擁軍全票當選自治區監察委員會主任。1月31日下午,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任命了自治區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以及阿裏和那曲地區監察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2月1日上午,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為西藏自治區監察委員會揭牌。至此,西藏自治區區、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組建工作全麵完成,共劃轉檢察機關政法專項編製590個,309名轉隸幹部已全部到崗,標誌著西藏深化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
深化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以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確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創造性開展工作。吳英傑自覺主動擔負“施工隊長”職責,審定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研究解決改革試點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麵對麵做轉隸幹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自治區紀委抓住職能劃轉和人員轉隸這個關鍵,加強對檢察機關涉改部門人員編製、案件線索、資產設備等情況調研摸底,對區市縣三級改革組織專題培訓,實現對轉隸幹部談心談話“全覆蓋”,建立並執行分片督導和報告製度,加強對改革試點工作的全過程督導。
按照機構、職數、編製“三個不增加”的要求,自治區紀委監委共同設立內設機構,在原有5個紀檢監察室的基礎上,增設4個紀檢監察室,其中第一至第五紀檢監察室負責執紀監督,第六至第九紀檢監察室負責審查調查,改革後業務部門達到16個,占內設機構總數的80%。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向自治區監委劃轉政法專項編製62個、人員26名,按照交叉配備、混合編成原則,25名轉隸幹部主要安排在紀檢監察室工作。圍繞運用12項調查處置措施,自治區紀委研究製定了《西藏自治區監察委員會調查措施適用規範》《西藏自治區紀委監委留置場所安全管理辦法(試行)》《審查調查專用文書目錄》等9項程序性規定。
寧夏回族自治區監察委員會成立⠀
1月31日上午,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許傳智當選自治區監察委員會主任。下午,寧夏回族自治區監察委員會正式掛牌。至此,寧夏區、市、縣三級共28家監察委員會全部組建成立。
按照中央確定的“時間表”“路線圖”,全區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在借鑒先行先試地區經驗的基礎上,緊鑼密鼓、有序推進。自治區黨委以高度政治自覺切實擔當起主體責任,全盤統籌推進改革試點工作。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認真履行“施工隊長”職責,審定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協調解決改革試點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自治區紀委牽頭抓總,先後兩次赴先行先試地區學習取經,結合寧夏工作實際,製定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同步研究製定紀委監委內部“紀法”協調銜接製度,出台紀委監委機關執紀監督監察工作辦法等相關製度,對12項調查措施的適用情形、操作步驟、審批程序、使用要求,以及辦案文書、辦案程序、審批流程等作出規範要求。
按照機構、職數、編製“三不增”要求,自治區紀委監委調整內設機構設置,並采取交叉配備、混合編成的方式定編定崗定責、優化人員配置,紀委監委機關監督執紀部門的機構數、編製數分別占總數的76.5%和76.1%。自治區、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成立後,全區監察對象從5.6萬人增加到23.3萬人。
責任編輯:張建利
"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