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如何融資(大學生融資渠道有哪些)
qt2025-07-04 15:25
民生在勤網65622025-07-04 15:28:51
非遺這個詞,初聽到或多或少總覺得離我們很遠,有一種莊重而又深澀的感覺。
但實際上它其實離我們很近,近的就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就時尚界而言,非遺的運用屢見不鮮。
在 2020 年的密扇 MUKZIN 2021 上海時裝周春夏大秀上,設計師韓雯就以充滿神秘感的“嘉瓏”這一藏族文化為靈感,結合了非遺手工貴南藏繡,獻上一場打破時間界限的民族風大秀,並且請到了黃齡作為品牌摯友登台走秀。
設計師本人憑借 MUKZIN 2021 春夏係列在 2020 新浪時尚風格大賞上拿下年度中國時裝設計師大獎。
《視相 Variety》七月刊電子刊封麵,就是磅礴在《奔跑吧》的節目錄製裏,親自Pick的郭麒麟,張天愛登上封麵。不僅僅是以非遺為主題進行拍攝,同樣所獲得的收入也都將用於“非遺扶貧項目”。
不僅如此,放眼全球的高級時裝界,對於中國非遺文化也是不斷取材。
就像是最近 Dior 2021 春夏高定中,就采用了來自中國十八世紀的“生漆”工藝,通過效仿中國漆器的製作工藝,來對禮服進行手工著色,再以絲線繪畫賦以精湛的刺繡,讓高定禮服裙更有律動和雕刻感。
在 Giorgio Armani 2015 年春夏高定係列中,Giorgio Armani將漢唐時期的蘇繡、琺琅掐絲等中國非遺工藝帶上了秀場,讓中式的寫意在西方時裝屋的高級手工坊中散發魅力。
不止是被看見而已,有的非遺文化甚至已經全球流行開來。
古希臘哲學蘇格拉底說,美是難的。德國思想家黑格爾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俄國思想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定義美是生活。
非遺的傳播形象,從“後繼無人”“工序複雜”到今天,應該回歸審美本質。讓文化遺產重回現場。不是外在的形式和概念,而是深入骨髓的文化自信。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傳統手工技藝類非遺,其根基在於中國傳統的生產生活實踐。從曆史走來,非遺在曆代人們的生活中都引領過潮流和時尚。伴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物質需求極大豐富,特別是工業化的不斷推進,機器化大生產的蓬勃發展,使得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改變,以傳統手工技藝為基礎的傳統手工業受到嚴重衝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對美的追求。
從雕漆的朱紅、從宮毯的經緯、從景泰藍的琺琅釉色、從戲曲的韻律裏學習美,這樣的中國美才能影響大眾。
非遺漸漸離場——這個現場是審美現場、消費現場、時尚現場、生活現場、話語現場。
重回,不是簡單照搬,而是以“供給側改革”的方式,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符合當下的審美語境和生活方式。正如刺繡,百年間經曆了從“身上到牆上再回到身上”的過程,而如何回,就需要當代織繡類非遺的傳承人及從業者,根據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審美意趣、身材特點……以古老技藝重新定義中國時尚。
每一次對美的探索都是重新出發。回歸審美現場,是讓非遺回歸大眾審美,以當代審美意趣進行審美改革;回歸消費現場,是讓非遺通過文化消費的方式,進入千家萬戶;回歸時尚現場,是通過藝術再造、時尚表達以“+非遺”的形式將非遺作為生產資料寓於時尚產業中;回歸生活現場,是讓非遺走進生活,將符合當代生產生活方式;回歸話語現場,是在學術研究層麵,以非遺為視域,進行跨界研究。
從產品角度,非遺產品的設計相對傳統封閉,與現代人的實用理念存在鴻溝。
我們說“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講的是古代紋繡產品的複雜細膩,但這又往往與今天追求“簡約”的設計風潮構成衝突。同理,很多非遺產品講求的沉穩厚重,又往往與輕鬆活潑的現代設計形成矛盾。
如何有機地整合成為整體,這是一個問題。在李佳琦選品會的現場,李佳琦一直很嚴肅,他一隻手支在下巴上,聲音低緩,眼神專注,不時提出犀利問題:
“這是仙鶴的顏色嗎,我覺得白色更好看,更簡約。裏子有點不一樣喲。”
“非遺的產品還是要在好看的基礎上去選。”
“短的會挑人,要瘦。”
“這個產品元素是不是太多了?”
……
此時,他更像一個苛刻到極致的產品經理,李佳琦在長期直播積累了豐富的用戶洞察,這時候變成了靈感的大數據。
或許,一個產品經理正是非遺產品化需要的,即懂非遺文化的精髓,又具備當代產品設計的思維。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主題“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非遺更需要的不是裝裱在博物館中束之高閣,而是一種活態傳承,是融入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與資本和現代科技的力量大膽擁抱。
就像李佳琦在直播裏說的那樣:“不僅僅是換一個包裝,換一套宣傳詞,而是把我們的非遺、我們的傳統文化放進每一天的生活裏。”沒有不酷的非遺產品,隻有不酷的非遺傳人。為非遺產品賦能,使其潮流化、成為國潮。
就像日本進入第四消費社會曾經發生的那樣,國潮的崛起成為大勢所趨,非遺的商業化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源泉。
畢竟,以國為潮,脊梁直起來、更自信一點不是更好?
今天的消費者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堅持,與其花錢用洋人的標準裝樣,不如支持國潮、捍衛自己的民族文化。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人社部稱65歲退休是誤讀 正重點研究階梯式退休
地方未擺脫GDP至上 去年節能減排任務後壓
彭文生:預計全年GDP增速為7.8%
深圳菲傭月入5000元高於香港 行事低調打黑工
PMI連續五個月回升難掩需求低迷隱憂